top of page

黄氏太祖祠

  • wongkwing
  • 2020年8月5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已更新:2023年4月28日


广东省 新会县 天河乡 三宝村 黄氏太祖祠堂的资料。



(photo: kc wong)


黄氏太祖祠位于广东省新会县三宝村,建立年代不详。黄氏的始祖祠堂,周边其他村的黄氏祠堂从这里分支。祠堂前左侧还保留功名石数块。文革时期用作托儿所。


祖堂不仅是供奉祖先的地方,也是社区活动的场所,例如氏族社交聚会,基础教育以及婚礼和葬礼。


黄氏太祖祠绘图。



祠堂中为《黄太祖历代祖先》。


两侧石柱为字辈联《志学祖功业 思齐嘉国贤》《传承维本务 济世有裕芳》。





《黄氏祖训》

骏马登程往异乡

任从胜地立纲常

年深外境犹吾境

日久他乡即故乡

朝夕莫忘亲命语

晨昏须荐祖宗香

但愿苍天垂庇佑

三七男儿总炽昌

款“敬录一百一十七世祖峭山公遗子诗,乙未年春黄广华书“ 2015年




祠堂内祭祀黄氏始祖知进公及历代祖宗至六世祖。



1800年复制的六代世系祖先图轴,流传了219年(2019年5月)破损颇重。




六代世系祖先图轴(摹本)的序文:十五世祖黄显章于庚申年(1800年)摹祖先图轴,复制乔美房世藏的祖先图轴而成。


书写序文的格式出于崇敬而有所避讳,有留空格处,又有另起行并抬高一格书写,再有以小字书写名字。


序文的原文:

口口口口妣

口口口图像序

闻之莫為之前虽美弗彰莫為之后虽盛弗传此為

古今人后先辉映者而言也即祖孙之嗣续何独不

然吾黄氏由


祖知进公至

伯禧伯祥伯䄎伯裕公凡五世其间功德之昭垂箕裘

之克绍著于家乘者详矣此何待后人敬述哉然

口口能不因斯图而重有感也斯图曷昉乎是葢昔

年乔美房世藏 先轴我子若孙以不获岁时展拜

為歉廼于庚申岁爰倣而摹之图成显章敬诏族人

而告之曰礼有之僾然如见愾然如闻又曰视无形

听无声我祖若宗之所传者頼有是图也我祖若宗

所未传者不仅在是图也由所传以得其所未传仰

对之余肃然兴起于以钦承世德恢宏先绪繼繼绳

繩緜緜翼翼语云子孙才族将大则前人之所望于

后人者豈不伟哉是為序


嘉庆六年岁次辛酉季秋吉旦

赐进士出身文林郎

特授潮州府儒学教授十五世孙显章顿首敬撰并书




序文的解读:

口口口口妣

口口口画像前言

听说了, 沒有人給他引,即使有美好的才也不会显扬;沒有人作继承人,即使有很好的功业、德行也不會流传。(1)


这是古代到现代人,后进与前辈相互烘托,益显彼此的成就的事来说。

子孙世代继承的事,又何尝不是这样呢?


我黄氏由始祖知进公到伯禧,伯祥,伯䄎,伯裕公,总共五世。其间的成就与美德显著传承,延续祖的事业,书写于家谱详细了,这就不须后人恭敬的陈述


口口能不因这个祖先画像而再次有所,


这个祖先画像何时起源呢?大概是从前乔美房世藏

以我子孙不能某特定的季节,祖先画像前行跪拜之礼為歉意,


于是于庚申岁(1800年),于是仿而摹之图成,显章敬重告知族人


《礼记·曲礼》说:仿佛看到身影,听到叹息。表达对去世亲人的思念。(2)


我祖宗留传于后代依靠图,我祖宗未留传于后代而不图,通过留传而得那些未留传。


敬慕之后,恭敬兴起,以恭敬地继承先世的道德品行,发扬祖先的功勋与事业,延续不间断。(3)(4)


常言道: 子孙聪明能干,家族就会强大。(5)就是前人对后人的期望,


这些难道不都是伟大而可颂扬的么,(6)

以此作为序言。




嘉庆六年岁次辛酉(1801年)季秋吉旦(农历每月初一)


赐进士出身文林郎(清朝时为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)


特授潮州府儒学教授十五世孙显章顿首(敬意)敬撰(恭敬地撰写)并书




(1)“莫為之前虽美弗彰莫為之后虽盛弗传” 出处:韩愈《与于襄阳书》

(2)” 僾然如见愾然如闻又曰视无形听无声“ 出处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

(3)“繼繼绳绳” 出处:《吴公墓碣铭》意思是指前后相承,延续不断。同“继继承承

(4)“緜緜翼翼” 出处: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连续不间断

(5)“子孙才,族将大” 语出宋代张载《正蒙·动物篇》:子孙聪明能干,家族就会强大

(6)“豈不伟哉” 出于《滑稽列传》,这些难道不都是伟大而可颂扬的么


乔美房世:

四世祖考 原杰翁 黄公府君

迁居 新会县 苏村 学山堂之阳(1354)

迁居 新会县 乔美里(1384)




祠堂前左侧现仍保留功名石。最右功名石碑文模糊不清,可见”五十三“三个字。依据已知的下资料:



资料来源:中国国家图书馆 - 中国古籍资料库 (索取号:地330.11/139)/ 广州府志,戴肇辰,清光緒5年[1879]



黄显章新会人进士,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广州府举人,《广州府志卷四十四选举表十三/二十三》。



取自紫气堂的博客的图。


《文乡试录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科 七》记录:

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科文乡试录

大主考 正茅元铭(右庶) 副纳麟宝(司业) (共七十一名举人,十四名副榜)

第五十名 黄显章 新会 增生



增生:科举制度中在廪生正式名额之外增加的生员名额,增额者为增广生员,为官学第二等生员;名额有定数。

清代官学生员分为三等,第一等为廪膳生员,享受官府的生活补贴,每年可得四两廪饩银;二等为增广生员;三等为附学生员。



该功名石为新会县人 十五始祖黄显章 乾隆五十三年(1788年)考中举人。




功名石刻有《咸丰六年丙辰補行中式第六十三名举人》。依据已知的以下资料:




资料来源:中国国家图书馆 - 中国古籍资料库 (索取号:地330.11/139)/ 广州府志,戴肇辰,清光緒5年[1879]




《广州府志卷四十六选举表十五/十五》咸丰六年丙辰補行乙卯科,是科广额八名共七十九名。




取自紫气堂的博客的图。


《文乡试录 咸丰六年乙卯科 四十》记录:

咸丰六年补行乙卯科广东乡试题名录

大主考 王发桂(鸿胪) 副张兴仁(陕西道)(共七十九名举人,十四名副榜)

第六十三名 黄怡 廿八岁 南海 付生


附生: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,明清时期于府、县学之外有取附学生员之制,故亦称附学生员。三等为附学生员。


该功名石为南海县人 黄怡(荣伯)咸丰六年(1856年)考中举人。

同治十一年(1872年)至光绪三年(1877年)任罗定州学正。

光绪四年(1878年)至光绪七年(1881年)任崖州学正。

尚不清楚南海县人黄怡的功名石立于黄氏太祖祠的原因。



位于中间的功名石碑文模糊不清,可见《咸丰庚申岁进士》(从另一张照片见到)七个字。


“咸丰庚申”:为咸丰十年(1860年)


“岁进士”:岁贡生。贡生是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,一般每年或两三年,从府、州、县学中,选送廪生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,因称岁贡。不是殿试进士。




新会县秀村黄氏祖祠《济志堂》于清代乾隆四十七年壬寅(1782年)立碑《建造济志堂碑记》,碑文记述济志堂由始祖知进公开枝,七世祖四兄弟(一人居恒聚里,三人居月湾里)的资料。





上图为􏰈􏹥􏰈􏹥晚清时期广州陈家祠堂前完整的棋杆,由宗族自费为取得贡生,举人,进士而设立。考上举人设立一个旗斗的棋杆,考上进士设立两个旗斗的棋杆。(图片取自互联网)。


Comments


我要留言

谢谢!

© 2023 by Train of Thought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